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呈现通过向中低端制造领域渗透而逐渐提高国产化率的趋势。以此趋势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而言,必然会提升我国工业机器人关键领域、关键部件的研发替代效率,从而实现由低端向高端渗透替代。
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结构更为多样、复杂,从集中度相对较高的汽车、电子到比较分散的一般工业,呈现出明显的“长尾特性”。
例如,汽车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性能要求较高,应用体量也较大,所以一直被“四大家族”等海外龙头所占据。而我国汽车制造业大规模发展以来,行业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对较高,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虽大但需求增量却较小。
而反观非汽车制造业的领域,除3C行业之外,一般工业领域企业的体量普遍较小,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呈现价格敏感度高、订单分散、标准化程度低等特点,以往此类“长尾客户”一直不是外资龙头的目标客户,而国内工业机器人企业的产品现以相对较为成熟、性价比高、服务好的特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般工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痛点,国产工业机器人也比较容易切入相对中低端的一般工业领域。
根据 IFR 的数据,国产工业机器人在汽车领域的渗透率很低,但在金属、机械、橡胶和塑料等领域的占有率超过进口工业机器人,在电子、食品等行业领域的占有率也较高。
另外,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自2010年后快速成长,2014-2019 年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 19.7%。2019 年,国内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达14.05万台,占全球总销量的 37.7%,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从产量情况来看,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 19.1%,2021 年 1-5 月同比增长 73.2%,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进入新一轮的景气周期。从行业周期的影响因素来看,汽车、电子、金属制品是我国工业机器人最主要的应用领域,2018 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7年的10.2%回落至3.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投资增速同样出现回落,叠加2017年机器人销量的高基数,导致2018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出现负增长。
2019-2020年汽车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投资均出现加速下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投资增速相对稳健。反映到工业机器人行业,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应声下跌,而从产量情况看2020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恢复景气。
主要原因:一是连续两年负增长后的低基数效应,二是在疫情影响下制造业“机器换人”加速,三是电子、仓储物流、光伏、锂电等一般工业对工业机器人的接受度提高,成为拉动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主因。“机器换人”需求以及应用领域向一般工业渗透是行业长期趋势,而汽车制造业的需求也肯定会在我国“缺芯”问题逐步缓解后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从产业链成长价值而言,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产业平台,并且在高端制造产业平台中选择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是互联网产业链平台投资者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工业机器人产业在我国依然有技术壁垒比较突出、技术研发投入较大、市场受疫情影响导致不确定因素较大等问题,需要产业互联网平台投资者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行业内的正确赛道,跑出超额的优势。